面向未來的經營思維|電智力AIQ變形記

電通智能中心 智庫團隊

剛接受 Web3 洗禮還沒有太長的時間,就要再度擴展邁入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下簡稱生成式 AI) 的新領域,相信企業夥伴對於這個標題是很有感覺的。究竟這會是新的商業機會、企業組織改變的手法,亦是一場改寫生態的巨變。

過去認知的人工智慧非常廣泛。小至家中的掃地機器人是 AI,大到企業數百萬花費的數位廣告投放機制,也可以是 AI。但今年市場熱議的 AI 是另一種更深層次的 AI ——就是透過巨量文字、圖像資料,同步到某一個超大型電腦訓練、轉換,然後當學習數量足夠以後,觸類旁通地產生類似「頓悟」的結果,自動幫使用者生成更多的文字與圖像。電腦自己可以跟自己對練,也會使自己變得更「聰明」。

不少人正在觀望這種較深層次的生成式AI,到底是取代人類的腦、手,還是腳呢?我的答案是,它不僅會取代腦,它還會取代你的手腳。在給定情境之後,它可以協助思考構思,創意發想,進而產出文稿及圖像。

與 AI 相處的時代 增強電智力 AIQ

很多人拿我們進入了 iPhone 時代來比喻,包含 NVIDIA 的創始人黃仁勳。事實上,不是他低估了這個變化,只是因為 iPhone 出現距離我們的時間很短,短短 16 年間,我們人類的行為因智慧型手機有了大幅度改變。但我認為生成式 AI 會帶來比 iPhone 還巨大的革新。

我們要怎麼樣更公平地來看待生成式AI 可能帶來的革新,它的程度跟幅度會是什麼呢?

1893 年的世界博覽會,特斯拉 (Nikola Tesla) 跟西屋電氣 (Westinghouse  Electric) 合作,在展場裡點亮了一整排的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可以在夜晚辦活動。我們覺得生成式 AI 的到來,其實是如同燭火升級電燈泡這樣子的一個巨大的成長。

Google 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提醒,人力集中、智力集中的行業,會受到極大考驗。因為我們真正進入「電腦」時代——人腦真的要結合電腦了。企業最初講究同仁員工的智力 (IQ),而為了職場的穩定與溝通流暢,再要求情緒商數 (EQ),在此要求下,優秀的工作夥伴需要很會思考也很會做事。但現在,似乎又不夠了!

電智力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下簡稱 AIQ) 的時代,需要領導人判斷是否把運用 AI 的思考力跟執行力,放進組織管理的工作過程當中,而無論目前的 AI 限制是什麼,整體員工的智力都要進入下一個水準了——培養 AIQ。AIQ 的意思是我們跟 AI 相處的能力,也是新溝通能力的培養,因此 AIQ 的高低,可能會成為工作上更重要的一部份。企業第一步應該做什麼?學習新 AI 工具、串接新的 API,又或者是接觸新創提出的服務?我認為追逐新工具或是自己創造工具,不會只是目的或目標,而是不可或缺過程。

企業溝通旅程新挑戰

當企業數位轉型持續進行或是網路行銷行為更加深化時,會因為生成式 AI 的出現,而有非常大的轉變。

過往消費者在網路上尋找資訊有固定的方式,包含搜尋、瀏覽社群網站。或是近年來透過觀看網紅與企業的合作,收到有創造性及有渲染力的內容。在觀眾搜尋、觀看的過程中,企業逐漸搭建與消費者的連結。

然而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被一個又一個、一次又一次的對話——消費者詢問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而取代。因為民眾不再滿足於片段的資訊,而愈來愈喜歡獲得完整解決方案。某種程度來說,我們關注的演算法,會成為 AI 機器人大腦中的黑盒子,而這個黑盒子可能不會回應你,它生成資訊的依據是什麼。

企業可以開開心心的與網紅繼續合作,但是,一旦網紅未來被機器人遮蔽了,或者因為各種它認為符合個人喜好而重新排序,那麼企業的行銷努力,將會沒有辦法呈現出相應的價值。所以我們認為這個趨勢有可能會非常大幅度的改寫,甚至是重寫,企業品牌的戰略。

企業因應資訊蒐集行為改變,過往透過廣告、關鍵字、電商推薦等作為,需要進一步布局在生成式 AI 機器人的回答中曝光。甚至訓練機器人的推薦或是經驗分享。當然在 AI 演算法產出結果無法精準呈現特定內容的狀況下,仍需要持續提供品牌相關資訊,讓機器人收集並提供內容生成所需,進而「收買」、「擄獲」 AI 對話的機器人。

未來的知識收集的流程,很可能在與機器人一次又一次的對話中獲得。

圖片來源:電通智能中心 智庫團隊製圖

都用數位代理人溝通

如果生成式 AI 工具確實能夠提供更豐富的體驗,更豐富的資訊,並且節省人類的時間。我認為它的成長速度跟使用頻率還是會非常的高,旗下包含 ChatGPT、Dall-E 的 OpenAI,是一大型的平台,但在未來很可能每一個消費者會擁有他自己的生成式 AI 小秘書、小機器人助手們,來做購買決策的推手時,行銷的情況絕對會有一個新的局面。

想像一下,消費者在與生成式 AI 對話的過程當中,直接被推薦能提供服務的廠商。如同與親友聊天一樣,聊著聊著消費者就去訂飯店了、聊著聊著也能幫消費者寫好一篇社群媒體貼文了,甚至被自動發佈出去.在整個過程中,消費者完全不用離開生成式 AI 的平台。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2023 年四月號甚至已經提到,企業應該要安排自己的「數位人」,不僅僅是能與顧客對話的機器人,還要有人的模樣,因為「人對長得像人的東西比較有反應,所以數位人比一般數位服務更容易進入人心,並願意與之交流。」

品牌有了分身,才能與消費者有更好的互動,無論是做宣傳、銷售,或是溝通。舉個例子,一個 YouTuber 拍完影片放在網路上以後,真人去繼續過生活,但影片則在平台上持續與觀眾做互動,完成獲利、傳播。未來品牌,也不須抗拒分身的存在,反而要運用分身成為利器。

所以企業在行銷的流程中,要仔細思索消費者現在不一定是真人直接與品牌互動,而是透過 生成式 AI 機器人來協助,掌握所需的資訊.因此對企業而言,與機器人當朋友甚至把機器人當勞動力來使用的策略,需要及早策劃出來。

內容生成與資源串接 Plugin 機制

除了未來的數位溝通可能由機器人代勞外,企業仍需注意各類「協力廠商」,也就是外掛程式 (Plugin) 。

Plugin 就如同小機器人的小幫手,直接內嵌在那個小機器人的大腦。再回到特斯拉與愛迪生電力大戰的 19 世紀末,你可以想像在當年,要讓一盞燈亮,你只能找西屋電氣牽一條電力線,只能找愛迪生買燈。但是回到現在,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服務,都仰賴其他的協力廠商的服務。

回到企業經營與同仁員工的工作實務,可以有激發靈感 (brain storm) 的 Plugin,也可以是人物誌 (persona) 產生器的 Plugin。未來,每一家公司、一個品牌、一個服務,或一個商品,若沒有配置一個 Plugin,可能就失去與消費者對話的管道。換句話說,又進入一個企業要準備 app,強化顧客體驗的新時代。

OpenAI 除了提供 ChatGPT 對話平台服務,也連結開發人員或第三方創建的外掛程式增強 ChatGPT 的功能和性能

圖片來源:OpenAI 官網

浪端前的試金石

前述提到中期的企業布局規劃,但也別忘了短期內企業要多方嘗試生成式 AI 的各種應用。不斷的讓消費者瞭解,把橄欖枝伸出去,去觸碰最新的話題,並收取回饋,為中期的計畫做最好的準備。

以電通集團與內部同仁初探生成式 AI 的歷程為例。每周一次一小時的小聚,有效提供同仁掌握瞬息萬變的生成式 AI 進展,而每月一次兩小時的沙龍,則連結業界與供應商先進,從專業執行的經歷中,萃取各類可執行方案。

而我們團隊,正在透過實際演練著手編輯生成式 AI 指引專書,並製作 AI 小機器人期望未來有機會自主回答同仁對於生成式 AI 的疑難雜症,並實際體會、練習智慧對話。

我曾為未來學家歐萊禮 (Tim O’Reilly) 的專書《未來地圖》中文版撰寫推薦序。在書中,歐萊禮認為自己是「繪製地圖的人」,幫助人們更容易看見未來的種種可能。但他也提醒,「相對於簡單套用舊地圖,經過訓練的感知力和對未來開放的態度,能夠讓我們繪製出更好的地圖。」

在初步的變形階段中,企業也要搭配一個心智的騎乘者 (Mind Rider)。以前我們常常都說人的情感跟理智,就像「象與騎象人」的關係,理智是騎象人,而我們的情感就是大象。在未來我們可能要騎的不只是我們的心智而已了,我們可能要騎的還有這些嶄新的機制——也就是生成式 AI 應用與衍生的各種服務,甚至成千上萬的智慧代理人。

這關乎企業對 AI 要如何的培育、如何的操縱、如何的運用,且讓每個人可能都要具有這樣的能力。在這條充滿未知但又風速極快的路上,是否有顧問夥伴、代理商一同前行探索,將會對未來有更多的掌控性,並減少風險的威脅。

對於企業內部的創新來說,生成式 AI 的出現帶來更多轉型的機會。過往,為了完成手頭的工作,忽略了對於流程優化、團隊啟發、新知學習、業務成長策略等治本的工作。如今,可以在生成式 AI 的協助下,有更多發展可能性。這些工作,可以有效地讓夥伴更有創意的思考與執行工作,創造更多價值。

我在臺灣大學開給資工系所及網媒所的課程,過往琢磨於工程的訓練,但隨著市場趨勢轉變與教學的革新,我將課程方針轉向於:專業如何為社會創造價值。不只學習去中心化,更將去中心化運用在創造社會影響力。同一時期,我也發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 Web3 課程也改變成「網路真實影響力」(Web Real Impact),哈佛大學的 Web3 的課程也變成「區塊鏈打造社會影響力」。(Blockchain for Social Impact),我深信未來發展中的學術、學習領域的專業訓練將會更快地與產業發生關係,生成式AI 跨語言、跨產業甚至跨時代的特性,會更快地把一切連結在一起。

確認企業定位 選擇變形幅度

最後,由於 AI 的協作,接下來的時代必須擁抱更豐富的多樣性 (diversity),這是我認為在 AI 時代裡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企業要有運用生成式 AI 的思維外,更形而上的是經營的哲學。持續的站在風口浪尖上與安穩躺平都是有風險的走向。但在這兩者之間,透過深入了解企業體質,去認知到在下一個時代,我們除了擁抱 AI 、熟用 AI 之外,有哪些人類的多樣性需要持續保留、孕育甚至加以延展,才是更重要的;否則無論是企業還是代理商 (Agency),我會用 AI 你會用 AI 她也會用 AI,那麼所謂 AI 企業和  AI 人才將成為新的中庸水準 (mediocre)。真正的決勝點依舊還是——人才的多樣性是否能以被保留、被發揮,以多樣性人才來多樣地運用 AI,才能凸顯出 AI 時代企業競爭的護城河與差異;藉由敏銳、獨特且具多樣性的人機協作確立所站的位置跟角色的企業,將獲得最具差異化的優勢競爭力,也會是接下來這段時間最重要的 AI 發展策略功課。

回到這次「電智力變形記」主題,我相信每個人,在接下來這段時間,應該都是一個變形的過程。只是每一個人現在是什麼,接下來會是什麼,未來會是什麼,一定都非常的不一樣。企業應該要期待公司或是同仁在變化的過程當中會經歷什麼、最後會變成什麼。即便是地圖繪製家的歐萊禮,也強調「新技術給企業帶來的優勢,取決於他們訓練員工、改變其工作流程來適應新技術的能力。」

未來 在未書寫的字裡行間裡

約莫十年前,有一部電影叫做《雲端情人》(Her),描述一個代筆寫信的寫手與 AI 機器人的相處故事,在故事最後,這個 AI 再也無法忍受作為一個作業系統的平庸工作及與千萬用戶的無用對話,決定自我升級昇華不再為人類提供服務,男主角問 AI 要去哪裡? AI 說:你如果要來找我的話,就到字裡行間裡找去。

十年前的電影,就預告著我們現在使用的 AI 工具。每一個 AI 運用的文字,都是從人類既有的文字 (知識) 中產出。而在字裡行間所衍伸出的,很可能也才是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狀態,我們必須相信自己還能夠保有主動探索的權力,才有可能在字裡行間 (未知的知識) 中與 AI 相會、協作,而不被拋在時代的後頭。

我相信,在接下來這個時代裡,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變形的過程,不要被文字語言跟思維所局限,我們的下一個時代,一定是過去沒有被文字寫成的樣貌。無論你/妳/祢願不願意,我們勢必已經進入到這樣的時代,希望大家可以持續的感受這個時代變化所帶來的衝擊與快感,有變總比沒變好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