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彩紅力的商業價值,從數據採集描繪台灣 LGBTQ+ 面貌

凱絡媒體 / Sabrina Wu 吳聖宜  x LnData麟數據科技

2019 年台灣同婚專法正式通過,同志平權運動開始在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取得進展之際,同志經濟亦成為一股新興經濟動能。「同志經濟」又稱之為粉紅經濟(Pink Economy),泛指因應 LGBTQ+ 族群(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及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等)需求而衍生的周邊商機。另一方面,企業亦會塑造其進步、開放和包容的形象,吸引 LGBTQ+ 族群,以及對同志友善的異性戀者來行銷其品牌、產品和服務…等。

在自 2003 年第一屆「台灣同志遊行」開始,2023 年 10 月 28 日迎來第 21 屆同志大遊行,展示光彩和倡議發聲的驕傲月下,本文透過數據採集和多方數據比對去描繪台灣 LGBTQ+ 族群的生活樣態,讓我們能更瞭解台灣 LGBTQ+ 族群樣態,品牌亦可從中找到更多行銷的切入點並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圖片來源:Giddy

台灣彩虹光譜下,蒐羅社群輿論的 6 個發現

台灣網友對於 LGBTQ+ 相關議題看法,整體社群總聲量正向討論高於負向討論兩倍,數據顯示台灣大眾對於同志議題態度越趨開放,且接受度越來越高。2022 年由行政院「我國多元性別(LGBTI)者生活狀況調查」研究案中的亦提及,法律或政策上正向的改變對於多元性別友善觀念帶來正向提升為最主要的因素,然而,媒體的負面報導與政治人物負面的言論影響力對於多元性別社會造成不友善的主因,儘管如此,過去一年與多元性別的相關輿情和輿論呈現不同聲音和立場,而正向表述的言論讓我們見到多元性別友善的社會可能。

每年 6 月及 10 月,全球共襄盛舉慶祝充滿自由空氣、性別多元共融的美好的月份,社群議論多元性別相關內容的在同志驕傲月話達高峰。除了支持 LGBTQ+ 相關議題品牌的行銷活動外,檢視同志驕傲月期間的討論內容,多為 KOL 自主發聲表達支持,也明顯地帶動整體網路社群篇數及互動量的提升。

進一步觀察多元性別輿情聲量的來源,多元性別相關討論的來源相當多元,除了 3 成內容來源來自於新聞及媒體為大宗,值得注意的是社群平台 Meta(包含Facebook和Instagram)亦貢獻 3 成的內容來源,進一步檢視各聲量來源的互動量,Meta 主宰近 9 成的互動聲量,開放性的社群平台對於促進多元聲音(不論正向或負向)的交流是極為重要的角色。

檢視 LGBTQ+ 社群主要討論內容,各關係中尤「出櫃、排擠、接納與否」較廣泛被討論。比對「我國多元性別(LGBTI)者生活狀況調查」研究案中受訪者的回應,也進一步指出,過去一年曾感覺到不舒服、被歧視的情境或場域,按比例前三名依序為 32% 在原生家庭中、29% 在工作中、26% 在同儕團體中。

由此可見,當今台灣社會雖已漸趨開放,但對於 LGBTQ+ 族群而言,對於各種關係的探索和經營仍始終是最在意的門檻,這些困擾及挫折都能適時藉由社群的即時性及隱蔽性,可有機會獲得抒解或協助。

本數據篩選過去一年曾造訪過同志相關內容濃度較高之網域(同志相關交友軟體、影音內容、用品等)三個月達三次以上者,透過中華電信數據資料交叉比對後,檢視其帶有的興趣標籤後發現,觀察時尚、潮流仍是多元性別族群較感興趣之主題。

進一步也發現,泛多元性別題材影視與娛樂內容也成為台灣大眾關注焦點,2023 年國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和獲得多項金鐘大獎的《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等國內影視內容,成高度熱議的焦點,也顯示大眾對多元內容性別議題的接受度與興趣逐漸提升。

同時觀察到 社群網紅、創作者、藝人、公眾人物等意見領袖也是帶動台灣LGBTQ+議題討論與能見度的重要來源。這些公開出櫃或表態支持LGBTQ+族群的KOL,除了獲得多元性別認同族群的支持與喜好外,也能吸引到關心此議題的大眾與年輕族群的關注,因此品牌主也能透過代言合作獲得曝光與傳遞品牌價值,數據指出,夫夫之道、阿翰PO影片、小銘小玄等是過去一年LGBTQ+族群討輪度最高的LGBTQ+圈KOL。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LGBTQ+ 品牌聲量排行前三名為 Disney、COS 及 CASETiFY,其主要聲量的來源來自推出同志驕傲月限定商品和相應的品牌溝通。這三個品牌的媒體操作以大量的網紅合作創造出驕傲月品牌於社群上的高聲量,透過社群的操作展演品牌限量的彩虹商品之餘,鼓勵並聲援 LGBTQ+ 驕傲地展現自我,除了強化品牌能度外,也進一步形塑品牌多元友善的品牌形象。

Disney 運用其高知名度 IP 的特色或因推出彩虹相關聯名商品,易於驕傲月被明星與網紅提及。

COS 及 CASETiFY 除推出限定彩虹商品之外,同時與消費者溝通捐款公益行動。

建立正向的對話方式,迎來彩虹經濟的商業機會

表態立場,既符合品牌價值又可吸引到認同,為品牌行銷人員的一大考驗。《 2023 年消費者永續指數調查》指出,年輕世代在參與社會議題上表現最為積極,尤其對於品牌在回應各種社會和人權問題上的態度更加關注。無疑地,品牌若持續追求成長,持續招募新的品牌使用者並贏得新世代的認同更是勢在必行,透過展現品牌理念和價值不妨參考以下四個思考點,以更進一步開啟新世代消費者與品牌的關係。

當年輕族群購買產品不再只單純取決產品本身,品牌需持續溝通「品牌理念及提升價值」,才能不斷累積新使用者,拓展收益藍圖。典型的粉紅經濟指為 LGBTQ+ 族群有著別於主流異性戀的需求且重視使用者經驗,品牌以此為出發點發展服務與產品,若能樹立重視使用者、體貼用戶的品牌形象,並在滿足 LGBTQ+ 族群的需求後,將之繼續推廣,使得異性戀者也想要使用與購買,便可創造更多商業機會。

在對 LGBTQ+ 族群進行行銷和廣告活動時,需強調多元性和包容性,並確保品牌價值觀尊重不同性別認同、性取向和背景,並符合 LGBTQ+ 社群的價值觀。品牌需要能參與他們生活,並透過理解 LGBTQ+ 的生活經驗,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例如:透過數據發現,人際關係的糾結是多元性別者的生活痛點,品牌若能從中找到切入溝通的角度,更有機會創造品牌的好感度。

社群平台促進多元性別議題有發酵和討論空間,品牌社群經營如何傳達品牌精神又能引起共感勢,是贏得消費者心佔的一大機會點。在行銷和廣告中保持真實和透明,避免虛假宣傳,選擇合適的 LGBTQ+ 代言人、意見領袖或網紅,是贏得消費者信任的成功關鍵,品牌亦可考慮與 LGBTQ+ 組織、活動和社區合作,以支持多元性別族群的事業和活動,這不僅有助於建立信任,還能夠擴大市場規模。

過往數據顯示品牌在同志驕傲月時的高投入,使得社群高熱達到高峰,品牌若能提早布局即可搶佔驕傲月曝光先機。然而,成功的彩虹行銷需要持之以恆,不僅僅是在特定活動或節日時,品牌如何持續地參與和支持社群,才能持續建立多元共融的友善形象。

當台灣多元性別族群的能見度愈來愈高,愈來愈多的品牌積極支持 LGBTQ+ 平等權益且追捧同志經濟時,品牌是否提供相關培訓教育品牌行銷團隊,使其對 LGBTQ+ 相關的議題有足夠的理解,以確保品牌的行銷和溝通策略不會引起不當的歧視或誤解,當品牌看見 LGBTQ+ 的商業紅利時,行銷人,你們準備好了嗎?

本文數據採集資料源自LnData麟數據科技,透過 LnData Social 社群監測系統,蒐羅 2022/5/1 至 2023/7/31 期間,共計有效資料約 17 萬筆資料,針對多元性別族群 LGBTQ+ 的相關關鍵字組(包含”LGBTQ|同志|同性情侶|同性伴侶|同性戀|彩虹|驕傲月|多元性別|跨性別|性別平權|pride|酷兒|出櫃”等)進行社群資料統整。監測搜範圍涵蓋各大社群媒體,包含 Facebook、PTT、Instagram、Dcard、論壇及新聞媒體,社群貼文稱之為「輿情」,每篇輿情之按讚、留言、分享之數量加總為互動量,在本文中統稱為「總聲量」。

發表迴響